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以前人們下載文件是從服務器上下載,而P2P則是多個終端用戶各下載一部分,然后互相下載共享。網民認為這種方法“最能發揮互聯網的優勢”。
在24日召開的200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電信專家侯自強出示了一張北方某省份的網絡流量圖,圖中可以看到,P2P的總體流量超過了一半。特別在夜晚,來自P2P的流量更是占據了近90%的帶寬。
這種風靡于網絡世界的下載模式以其大量一對一的共享文件使無數網民傾倒,但也造成網絡流量的堵塞。有人預言,未來5年到10年P2P模式必將橫掃互聯網、廣播電視業乃至通訊業。P2P在給網民帶來無窮下載樂趣的同時,監管者和運營商逐漸發現,對P2P這個自由世界的“勁草”束手無策。
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韓夏在談到目前我國互聯網在發展中出現的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時特別指出:“當前P2P占用了大量帶寬資源,致使其他業務難以開展。”
“同樣包月交納相同費用,部分用戶超大流量使用互聯網影響了其他用戶正常使用速度,一次又一次的帶寬擴容,顯然無法滿足新技術帶來的帶寬使用!敝袊娦庞嘘P負責人說。P2P技術使大量的影視節目在互聯網上流傳,毫無疑問,當越來越多的網民使用P2P技術時,互聯網的流量會以數倍的速度增長。
免費共享成就了互聯網,互聯網也同樣創造了新的資源共享方式,P2P則是代表之一。技術發展的潮流無法阻擋,P2P的特性使它獲得了廣大網民的認同,因此,僅僅依靠限制的手段難以解決真正的問題。
盡管P2P占用了電信運營商絕大部分帶寬,但是在包月收費模式下,P2P并沒有給運營商帶來額外收入。“目前,電信運營商對P2P不能封堵,只能以技術加以疏導,并盡量將流量控制在本地,避免占用骨干網帶寬。”侯自強說。
相關報道: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

熱門精品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