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證交所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證券交易所交易所,目前倫敦證交所擁有3500多家上市企業,2006年共融資500億美元,為全球第一。其亞洲區總監祝曉建介紹稱,目前已有74家中國企業在倫敦證交所上市,其中54家屬于高科技、高增長領域。倫敦證交所創業板的門檻非常靈活,不需要盈利和三年的業績,對高科技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
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 Euronext)國際部副總監潘康表示,今年4月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和歐洲證券交易所合并而成的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集團,此外還與東京證券交易所有密切合作,并擁有印度證券交易所5%的股份,是全球唯一的跨國交易所,可以為從最大型到小型企業全方位服務的能力。潘康稱,對高科技創業企業而言,歐洲交易所創業板的進入門檻非常低,融資額最低僅為250萬歐元,因此很多中小創業高科技公司都可以去上市。
2007年中國股市非常火爆,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發展部副總監巢克儉稱,上交所在中國本土本身就是最大的優勢,對那些核心客戶、核心市場都在國內的公司而言,上交所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投資者可以很容易了解公司的情況。巢克儉還透露稱,2006年年初上交所的總市值為2.4萬億人民幣,排名全球第20位,目前已經增長到13.5萬億人民幣,排名躍居第十位,這種發展速度是全世界都沒有的。
巢克儉還表示,上交所的歷史相對比較短,但有后發優勢,可以學習其他證券交易所的先進經驗。并且上交所已經制定了長期的戰略目標,要成為世界一流的證交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首席代表任光明將港交所定義為離中國內地企業最近的國際形交易所,在文化、語言、地緣等方面擁有先天的優勢,“和其他國際交易所相比,我們和國內在同一個時區,交易起來比較方便”。據任光明介紹,港交所目前有360多家國內上市企業,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約各占半數。并且其創業板同樣沒有盈利要求,只需有兩年的主營業務即可,融資額最低為4600萬港幣。
納斯達克在多數人的概念中是高科技公司的上市圣地,但納斯達克中國首席代表徐光勛表示,事實上在納斯達克3148家上市企業中,只有28%是高科技企業。不過徐光勛以微軟舉例稱,微軟1986年上市時資本金僅為100萬美元,如今達到近3000億美元,除了微軟本身的發展外,納斯達克的資本市場的服務作用也非常大。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在國內外上市,證券交易所對于優質公司的爭奪也漸趨激烈。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國際部副總監潘康對新浪科技表示,今天出席的幾家證交所確實都是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是朋友,他認為會有越來越的企業走向海外資本市場,預計今年在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上市的中國公司就會達到十幾家。(張士康)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

熱門精品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