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焦集瑩)在“很棒小秘書”軟件被判侵權后,反流氓軟件的團體也獲得了首次訴訟勝利。4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了“互聯網環境下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討會,首次承認“惡意軟件”對網民權益的侵害,從法律層面總結了“惡意軟件”的特征。
此前,不少地方法院都認為“惡意軟件”的稱呼并不能被法律承認,法律界人士認為北京一中院此舉具有示范意義。昨天會上,北京市一中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劉勇首次使用“惡意軟件”的稱謂,并表示“惡意軟件利用開發軟件的方式損害他人利益,對這種侵權行為我們的態度是堅決的。”
同時,劉勇還進一步列舉了“惡意軟件”的表現形式,如強制安裝、難以卸載、強行彈出廣告、劫持信息、惡意收集用戶信息等。之前,在審理反流氓軟件聯盟訴中搜、雅虎等公司的案件中,一些地方法院認為“惡意軟件”的稱呼具有貶義不予承認,反流氓軟件團體訴訟接連受挫與此不無聯系。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

熱門精品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