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原告委托代理人重慶升騰律師事務所律師任敏杰(特別授權)介紹 ,2005年3月至7月間,被告騰訊公司的職工曾智峰與被告楊醫男合謀盜取他人QQ號出售獲利。由楊醫男將選定的QQ號通過互聯網發給曾智峰,曾智峰利用職務便利,破解了騰訊公司已離職職工柳某未注銷的帳號和密碼(該帳號擁有查看QQ用戶原始注冊信息的權限),曾智峰利用該帳號進入騰訊公司的計算機后臺系統,查詢楊醫男提供的QQ號碼密碼保護資料,然后將查到的資料發給楊醫男。楊醫男將QQ密碼保護問題答案破解,并更改原始密碼后,將QQ號出售給他人。原告劉曉華有償取得的QQ號“89011”兩次被曾智峰、楊醫男盜竊,造成原告無法使用原注冊的QQ號,導致原告在QQ中的所有個人信息以及私生活的秘密全部泄露,嚴重影響了原告的通訊、工作和生活,以及原告一直借助QQ進行的捐資助學公益活動。
任敏杰認為,由于被告騰訊公司對內部職工管理不嚴,對離職人員使用過的管理帳號疏于管理,具有過失,被告騰訊公司與被告曾智峰、楊醫男構成共同侵權。QQ號碼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屬于“虛擬財產”。三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對QQ號的使用權,該權利屬于民法意義上的財產權利。同時被告曾智峰、楊醫男盜竊原告QQ號碼,使原告個人隱私及其他一般人格權受到侵犯。因此,原告提出了請求判令三被告因侵犯原告財產權(QQ使用權)公開賠禮道歉,因侵害隱私和其他人格利益賠償精神損失費共1000元。
一審庭審時騰訊公司辯稱(被告曾智峰、楊醫男未出庭辨答),原告劉曉華在使用騰訊QQ前閱讀并完全接受《騰訊QQ用戶協議》,協議已明確提示使用者,使用QQ涉及到因特網服務,有可能遭受包括黑客在內的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影響;QQ軟件和大多數因特網軟件一樣,可能會受到各種安全問題的困擾,其中包括破譯密碼,因此可能威脅到QQ軟件的使用,原告對此予以接受并使用QQ軟件,雙方之間僅存在服務合同關系,騰訊公司對原告使用的QQ號僅具有一般注意義務。曾智峰、楊醫男合謀盜竊他人QQ號碼的行為,已經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2006)深南法刑初字第56號刑事判決,以侵害通信自由罪判處相應的刑事責任。曾智峰實際上沒有,也無從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去實施犯罪。他是利用黑客技術私下違法破解更高權限的管理帳號,完全是一種個人行為,騰訊公司沒有為曾智峰的犯罪行為提供便利和協助。至于離職職工柳某的帳號注銷問題,按公司操作程序是在其辦完離職手續后注銷,這有一個過程。因此,騰訊公司沒有實施侵權行為,也沒有管理上的過失,不應成為本案的適格被告。原告所訴侵犯財產權,按物權法定原則,沒有法律規定“虛擬財產”(QQ號)屬于民法意義上的財產,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請求。
萬州區法院經庭審、查證后認為,被告曾智峰、楊醫男故意盜取原告合法取得的QQ號,被告騰訊公司在管理上存在過失,其行為侵害了原告劉曉華的財產權和隱私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同時依照該司法解釋的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一審判處被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和被告曾智峰、楊醫男共同就侵害原告劉曉華的隱私權和其對騰訊QQ軟件的使用權,向原告劉曉華書面賠禮道歉。案件受理費50元、其他訴訟費450元,由三被告共同負擔。由于被告侵權行為未造成嚴重后果,法院駁回了原告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的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記者電話采訪了原告劉曉華,他表示:“雖然法院沒判決騰訊方面賠償精神撫慰金,但官司畢竟贏了。其實我在乎的就是討個說法,并希望能夠給今后遇到類似情形的網友們,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完)
相關報道:
安徽新華電腦學校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

熱門精品專業

